03:48
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实习生罗启宇
持续了一年的俄乌冲突,从俄军开始在基辅“闪电战”,到“袭击”亚速工厂、炸毁克里米亚大桥,现在俄乌双方都有可能在一周年的关键时刻发起一场“犯罪袭击”。 全面进攻”。这场涉及全球的“特种军事行动”,已经演变成一场消耗和影响全球的“持久战”。双方在伤亡和武器损失方面存在巨大差距,但究竟是什么?可以肯定的是,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军事损失和经济压力,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,这场冲突导致超过1800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,俄罗斯将其年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用于冲突。
四个关键节点
爆发 - 基辅闪电战
开战第一天,乌克兰的基辅、哈尔科夫、敖德萨等主要城市就遭到俄罗斯导弹的袭击。 2月26日,俄军几乎没有抵抗就占领了梅利托波尔。 这是俄军占领的第一座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。 3月1日,俄军再次占领赫尔松,这是冲突爆发后俄军占领的第一个邦首府。 3月,双方逐渐胶着。
僵局 - 亚速工厂“攻坚克难”
4、5月份,俄乌冲突的焦点来到了拥有45万人口的乌克兰第11大城市马里乌波尔。 4月,乌军第36旅部分人员与亚速营会合,进入亚速钢铁厂,成为乌军最后的据点。 亚速钢铁厂是欧洲最大的炼钢厂之一。 它由钢筋混凝土制成,易守难攻。 5月16日,钢厂内2000多名乌军投降,俄军完全控制了全城。 最终,约有10万居民离开了马里乌波尔,全市90%的建筑被毁。 至此,乌克兰东半部的海岸线已经完全丧失。
转折点——克里米亚大桥被炸
俄乌冲突的转折点无疑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事件。 这座桥是连接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大陆的唯一陆路通道。 在俄乌冲突中,这座桥是俄军人员、军事装备和后勤的重要补给线。
10月8日,一辆卡车在克里米亚大桥的公路桥上发生爆炸,并点燃了相邻铁路桥上的7辆火车油罐车。 数据显示,事件造成3人死亡,经济损失可能达到2亿至5亿卢布。
横跨刻赤海峡、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克里米亚大桥,由两座平行的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组成,全长约19公里,是目前欧洲最长的桥梁。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后,乌克兰政府官员在社交媒体上“狂欢”。
进展——双方等待“总攻”
国际舆论普遍预测,俄罗斯将在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发动新一轮大攻势。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呼吁西方盟友加快军事援助。 有媒体称,乌克兰军队可能会在3月份发起反攻。 《华盛顿邮报》14日称,一些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太可能在“可预见的未来”获得决定性的军事优势。
伤亡数字报告
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(OHCHR)估计,2022年2月24日至12月18日,乌克兰至少有17595名平民伤亡,其中6826人死亡,10769人受伤,其中包括428名儿童. , 790名儿童受伤。
其中,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伤亡9620人,乌克兰其他地区伤亡7975人。 同时该组织指出,这个数字是低估的,实际伤亡人数应该远高于此。
就双方士兵的伤亡数据而言,统一口径难度较大。 11月初,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·米莱将军估计,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约100,000名士兵伤亡,但乌克兰总统的顾问米哈伊洛·波多拉克( )在12月初估计,约有13,000名士兵伤亡。乌克兰士兵被杀。 俄罗斯上一次更新伤亡人数是在9月下旬,称有5937名俄罗斯士兵死亡。
1800 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
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1月31日表示,自2022年2月24日和2023年1月31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共有1820万人逃离乌克兰,其中1000万此后已返回该国。 据联合国难民署称俄乌冲突一周年 十二大关键节点,约有 482 万乌克兰难民被纳入欧洲国家的临时保护和支持计划。
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,俄罗斯收容了最多的乌克兰难民,约有285万人。 第二名是波兰,人口约156万。 第三名是德国,人口约105万。 其他接收更多难民的国家是捷克共和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英国、保加利亚、法国、罗马尼亚、摩尔多瓦和斯洛伐克。
俄罗斯军费827亿美元
据乌克兰版《福布斯》11月底发表的分析俄乌冲突一周年 十二大关键节点,俄罗斯在对乌展开“特别军事行动”后的9个月里,花费了约827亿美元。
俄罗斯2021年的预算收入为3400亿美元,这意味着俄罗斯将近四分之一的年度总收入花在了冲突上。
此外,这些费用可能会继续增加。 2022年底,俄罗斯已经开始向叙利亚和伊朗寻求增援和武器。 与此同时,俄罗斯仍在寻求外国帮助,以维持国内经济受到西方制裁影响较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