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伟良 澎湃新闻记者 周迪 摄
1月13日多地回应天然气限购,在国新办召开的保障能源供应保暖冬新闻发布会上,有媒体问:近日,有媒体报道,煤改气地区居民限购天然气。并切断供应。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? 保障居民用气需求应采取哪些措施?
对此,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保温供热个案高度重视,要求我们建立专项机制,督促落实。及时解决个别问题。 我们监测到你提到的问题后,第一时间责成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整改。 这一问题暴露出,一些地方和企业在保障民生能源供应和价格方面没有落实到位。 举一反三,进一步压实能源供应保障属地责任,不折不扣落实民生能源保供稳价措施。 在此,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,全国采暖季天然气资源总量充足。 采暖季前组织签订的中长期天然气合同,各地需求量均超过预计。 采暖季以来,实际用量低于预期。 总体而言,天然气资源总量是有保障的。 因此,任何地方和企业都不能限制民生天然气的采购和供应。 一旦发现此类问题,将严肃追究责任。 如果是气源合同不足,国家会协调增加供应,如果是其他个别问题,属地政府会根据具体情况协助解决。 总之,涉及民生用能,限购停供是万万不能的。
连伟良表示,要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,关键是要落实好两个责任。 一是地方政府协助、监督和保障供应的责任,二是供能企业的主体责任。
一是落实地方政府帮扶、监管和底线责任。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经营困难的用能企业的定向帮扶,必要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帮助解决企业的具体困难。 城市燃气公司之所以在一些地方限制天然气的采购和供应,客观上是因为随着天然气市场化进程的加快,城市燃气公司的气源更加多元化。 在国际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,部分企业存在市场化购气成本。 如果过高,短期内难以有效引导,就会出现阶段性的操作困难。 这些问题必须兼顾近和远,标本兼治,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。 当前,需要“一企一策”帮助企业摆脱困境。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能源供应企业的监管,确保企业切实履行保供责任。 在出现断供、断供风险的极端情况下,各地要尽快制定预案,无条件保供。 采暖季前,国家明确要求地方派出帮扶工作组多地回应天然气限购,对涉及民生能源供应的企业,特别是经营困难企业,督促地方认真落实。
二是企业要承担保障能源供应的主体责任。 担当民生能源供应责任的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,强化保障民生供给使命感,全面落实能源供应和稳定价格要求。 有困难可以及时反映,但不得限购断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