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90后爱存钱。 其中,“20-25岁的年轻人也会比往年多存很多”。
后浪研究院2022年的一份报告显示,在全国2200名40岁以下人群中,90后作为职场主力军,每月有储蓄习惯的比例最大,占比达41.7%。 95后紧随其后,也达到了40.6%。 从储蓄占比来看,90后在各年龄段仍占据上风,30%表示会把月收入的50%以上存起来。
年轻人储蓄的增加伴随着消费的收缩。 这从“奶茶告别30元时代”的调整就可以看出,从“10个年轻人中就有7个把性价比放在首位”的理念就可以看出。
此外,年轻人增加了储蓄,这也导致了更换周期的加剧。 有的90后为了换手机一拖再拖。 同时,他们也为了便宜而比较各种折扣。
有消费者打算在双11完成,但直到双12,小小才终于明白过来。 价格是否更优惠90后报复性存钱,才是萧萧关心的。 一个月来,小小比较了拼多多、淘宝、京东等多个平台,终于找到了淘宝官方店铺的500元优惠券。 虽然最后便宜了很多,但是他买的手机并不是萧萧喜欢的。
因为,经过多方比较,他发现两部手机相差了2000元。 把省下的钱拿来当生活费不是很好吗? 但是,用500元优惠券买的手机,因为物流问题一直没有发货。 在等待的日子里90后报复性存钱,肖肖发现自己买的手机在拼多多上便宜了800元。 他没有挣扎,果断在淘宝退了手机,转而在拼多多下单。
人们在更换手机时更加精打细算,更换周期预计增加到34个月,这导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急剧萎缩。 2022年1-11月,国内市场整体手机出货量为2.44亿部,同比下降23.2%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人均衣着消费支出991元,下降1.1%; 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790元,下降4.2%。 还有很多年轻人仍然认为,“拿钱理财,时间成本太高,不用在银行操心,挺好的。”
有人说存钱是好事。 以年轻人为例。 当他们有钱的时候,他们不会执着于父母,而是经济独立。 父母没有办法用他们的标准去干涉年轻人的生活。 什么时候生孩子取决于你。
但是,也有人说,储蓄过多意味着大家的收入和购买力都在下降。 年轻人是国家消费的主力军,没有消费拉动不了内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