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券时报记者吴家明、孙悦、宋春雨现场报道,部分内容合成自央视新闻
1月8日0时起,香港与内地实施第一阶段“通关”。 根据出发前48小时内新冠核酸检测阴性结果,每日最多可有6万名香港市民“过境”海陆空7个不同口岸。 在内地,入境不再需要核酸检测和检疫。
且看证券时报记者在深圳湾口岸和文锦渡口岸带来的现场报道。
深圳湾口岸,首位入境旅客↓↓↓
宋春雨/摄
深圳湾口岸,我们终于回家了↓↓↓
宋春雨/摄
在深圳湾口岸,王女士(化名)在现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,“终于通关了,太开心了!”
孙悦/摄
在深圳湾口岸,杨女士(化名)告诉证券时报记者,“就像回家一样,想早点回去”、“今天还好(很顺利)”。
孙悦/摄
一位旅客告诉证券时报记者,“很方便,(通关)15分钟左右”,“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,大湾区未来机会无限。”
孙悦/摄
“三年没回家了!”、“比较方便,15分钟左右就到了。”、“先回家看看父母,过年再走走。”
孙悦/摄
深圳文锦渡口岸,早上7点香港内地恢复通关,第一批旅客准备赴港,工作人员在口岸广场引导旅客预约↓↓↓
吴家明/摄
现场工作人员表示,由于文锦渡仍以货运为主,口岸已提前在客检广场设置通道,方便旅客通关。 首个清关高峰预计在上午9时后出现。 现场清关旅客表示,清关过程非常顺利,还提前预定了香港上水的机票,心情十分激动。
吴家明/摄
深圳海关表示,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,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“乙类、乙类管控”,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后,海关将依法依规、统一规定、严格执行、稳妥有效 依次做好临时管理期间的口岸卫生检疫工作,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:一是对入境人员实施分类处置。 要求入境人员自1月8日起入境前48小时内向海关申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。海关对健康申报正常、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入境人员放行入境。社会。 对有发热等症状的人员,海关将进行抗原检测,并根据抗原检测结果和常规检疫情况进行分类。 二是做好口岸新型冠状病毒监测工作。 口岸检疫查验后采集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感染者咽拭子,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。 基因测序工作,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,及时获取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变异情况。
在珠海,据央视新闻报道,1月8日0时42分,恢复运营的首班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从香港口岸出发,安全抵达港珠澳大桥珠海。公路口岸。 入境旅客。 这是实施新冠病毒感染“乙乙类管控”措施后,内地迎来的首批香港入境游客。 当日零时三十分,6名内地游客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启程赴港。
直达香港与内地清关,更多资讯请点击↓↓↓
“乙乙类管理”首日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
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》等法律法规,自2023年1月8日起,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为“乙类、乙类控制”,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。
据央视消息,今天0时17分至23分左右,来自加拿大多伦多、新加坡的CZ312航班先后经停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。 机上共有入境旅客387人。 通关形势总体平稳平稳。 顺序。
1时32分,387名入境旅客已全部顺利办理通关手续。
全国陆路口岸逐步恢复旅客通关
据央视新闻报道,记者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,全国所有陆路口岸通道将逐步恢复旅客通关。
今天,满洲里、二连浩特、霍尔果斯、瑞丽、磨憨、河口、绥芬河、珲春8个陆路口岸已恢复客运功能香港内地恢复通关,毗邻港澳口岸的边检快速通道也有序恢复. 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等来往内地的出入境人员,可通过快速通道边防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