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2023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。 根据火车票提前15天开售的安排,7日,2023年跨年(1月21日)火车票将正式开售。 抢票前,这些新变化你要注意!
跨年火车票7日开售
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,到2月15日结束,共40天。
根据火车票提前15天售票的安排,1月5日,旅客可购买1月19日(腊月二十八)的火车票,1月6日,旅客可购买1月的列车。 20(腊月二十九)。 1月21日(除夕)的车票、火车票可在1月7日购买。
据了解,为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,方便旅客回家购票,铁路部门科学制定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。 其中春运出行必看,节前高峰日安排旅客列车开行6077对,节后高峰日安排旅客列车开行6107对。 最大客运量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%。
此外,国铁集团表示,为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,根据需要,将在部分运力紧张的高铁通道,在晚高峰线上增开动车组列车,并开行卧铺动车组列车。在京广、杭深高铁上。
同时,铁路部门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、备用数据分析旅客出行方式,动态研判客流趋势,分阶段安排运力,实现运力精准匹配。和需求。
购买儿童优惠票和学生优惠票有变化!
新版《铁路旅客运输条例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,其中儿童优惠车票、学生优惠车票的规定有所变化。
在儿童优惠票方面,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制客票管理,优惠标准按年龄划分。 儿童随成人乘机,6-14岁儿童购买儿童优惠票,14岁及以上儿童购买全价票。 每位持票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儿童。 儿童根据登机日期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座。 如超过一名儿童,超出部分需购买儿童优惠票。
在学生优惠票方面,铁路部门也取消了学生优惠票只能在寒暑假期间购买的限制。 学生旅客一学年内可随时购买4次优惠机票。 扩大非高峰方向火车票优惠范围和幅度,让旅客得到更多实惠。
这里还有一些乘客出行体验的改进!
春运是人流量最大、出行最集中的时期。 一些乘客担心出行时出现“上不了车、换不了站、吃不好”的问题。
针对旅客的上述担忧,国铁集团表示春运出行必看,铁路部门推出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,有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。 具体措施如下:
1.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应用范围,在车站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电子补票; 完善12306消息通知机制,及时准确向购票旅客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。
2.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,覆盖全国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和长途普速列车。
3、站内安排便民换乘服务的车站由80个增加到100个,旅客换乘更加便捷高效。
4.在全国3200多列动车组列车上实施“铁路畅行”扫码服务。 旅客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“铁路顺畅出行码”,即可顺畅查询列车时刻表、运营地点、续行车次、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。
近日,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制定了《2023年春节旅行社安全健康出行指南》。 2023年综合交通春运从1月7日开始,到2月15日结束,共计40天。 一起来了解这个安全提示吧↓↓↓
个人出行:加强全程保障
勤洗手,少聚集,科学戴口罩,做好个人卫生。 疫情期间减少聚集性活动。
出现发热等症状时,应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。 感染后或发热等症状消失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 疫情期间或疫情严重时,建议有基础疾病的老人、孕妇、儿童减少出行,为自己和家人降低感染风险。
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,科学制定出行计划,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,合理错峰错峰出行,减少聚集,降低感染风险。
进出站、购票、安检、候车、登车、换乘等环节,尽量保持人际距离,减少聚集。 全程佩戴口罩,注意咳嗽礼仪,做好手卫生,有条件的散坐。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旅客,应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物。
提倡通过网络、手机客户端、小程序购票,优先使用手机、扫码等支付方式。
自觉抵制拥挤、超载、违章作业等,不乘坐农用车、货车。
自驾出行:加强出行防护
出行前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,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。 建议推迟出行,直至不排除感染风险或出现发热等症状。 疫情期间或疫情严重时,不建议老人、孕妇、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长途旅行。
准备好旅行物品。 根据出行距离和天气情况,提前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,慢性基础病患者要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物。
出行期间,全程做好健康防护,加强交通工具通风消毒,保持合理人与人距离,做好手卫生。 下车到服务区休息时,佩戴口罩,不聚集、不扎堆,减少停留时间; 在就餐区用餐时,要洗手并尽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 通过收费站人工窗口缴费时,佩戴口罩。
运营驱动力:加强自我健康监测
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保持规律的生活,充足的睡眠。 工作之余,尽量少去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所,减少参加聚会、聚餐等聚集性活动,提倡“两点一线”的生活方式。
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,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向单位报告,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。 有发热等症状或感染时间少于7天者,不建议上班。
做好车船卫生管理,乘客呕吐及时清理。 车辆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,要及时开窗通风。 客车、船舶在行驶过程中采用空调外循环方式; 符合条件的车辆、船舶每次出行后应全面开窗通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