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5日(即日)至1月7日,火车票将迎来2023年春运高峰期的销售高峰。
2023年春运从2023年1月7日至2023年2月15日,为期40天。根据今年春节放假安排,自1月21日(周六、除夕)起放假7天。 ) 至 27 日(周五、周六)。 1月28日(周六)、1月29日(周日)上班。
根据旅客出行规则,2023年春运高峰期为腊月二十八(1月19日)、腊月二十九(1月20日)、除夕(1月21日) ). 将于5日、1月6日、1月7日开售。
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在节前购买火车票时,不要忘记提前购买返程火车票。 1月27日(正月初六)放假回程火车票1月13日有售,1月22日可购。2月5日(元宵节)火车票。
近日,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制定了《2023年春节旅行社安全健康出行指南》。 2023年综合交通春运从1月7日开始,到2月15日结束,共计40天。 一起来了解这个安全提示吧↓↓↓
个人出行:加强全程保障
勤洗手,少聚集,科学戴口罩,做好个人卫生。 疫情期间减少聚集性活动。
出现发热等症状时春运出行必看,应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。 感染后或发热等症状消失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 疫情期间或疫情严重时,建议有基础疾病的老人、孕妇、儿童减少出行,为自己和家人降低感染风险。
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,科学制定出行计划,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,合理错峰错峰出行,减少聚集,降低感染风险。
进出站、购票、安检、候车、登车、换乘等环节春运出行必看,尽量保持人际距离,减少聚集。 全程佩戴口罩,注意咳嗽礼仪,做好手卫生,有条件的散坐。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旅客,应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物。
提倡通过网络、手机客户端、小程序购票,优先使用手机、扫码等支付方式。
自觉抵制拥挤、超载、违章作业等,不乘坐农用车、货车。
自驾出行:加强出行防护
出行前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,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。 建议推迟出行,直至不排除感染风险或出现发热等症状。 疫情期间或疫情严重时,不建议老人、孕妇、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长途旅行。
准备好旅行物品。 根据出行距离和天气情况,提前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,慢性基础病患者要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物。
出行期间,全程做好健康防护,加强交通工具通风消毒,保持合理人与人距离,做好手卫生。 下车到服务区休息时,佩戴口罩,不聚集、不扎堆,减少停留时间; 在就餐区用餐时,要洗手并尽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 通过收费站人工窗口缴费时,佩戴口罩。
运营驱动力:加强自我健康监测
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保持规律的生活,充足的睡眠。 工作之余,尽量少去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所,减少参加聚会、聚餐等聚集性活动,提倡“两点一线”的生活方式。
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,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向单位报告,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。 有发热等症状或感染时间少于7天者,不建议上班。
做好车船卫生管理,乘客呕吐及时清理。 车辆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,要及时开窗通风。 客车、船舶在行驶过程中采用空调外循环方式; 符合条件的车辆、船舶每次出行后应全面开窗通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