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城晚报驻京记者王丽报道:12月2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实施新冠病毒感染“乙二类”措施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、中宣部副部长米峰表示,经国务院批准,自2023年1月8日起,新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冠状病毒感染将解除。 类似传染病的防治措施。 落实“乙二类管理”绝不松懈,重点是强化服务保障。
仅调整“管道”的水平
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,此次政策调整后,“‘A’改成了‘B’,但‘管理’还在,只是调整了层面” ‘管理’,不是‘不管’,更不是‘平躺’。” 常继乐强调,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实施“乙类、乙类管控”,不是放松、休息的信号,更不是“放手”。
常继乐指出,调整后,防控措施的重点将是“三大一”,即加强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防护,加强对等重点机构的防控。做好养老机构、医疗机构、学校等交通、物流、水利等重点行业电供暖、大面积密闭场所动态防控等工作。大型活动的管理。 此外,提倡坚持个人防护措施,及时完成全程免疫和加强免疫。
白肺与原株等无关。
近日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关系,有市民反映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关系,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肺部出现白斑。 对此,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亚辉回应称,所谓的白肺与武汉当时的原始毒株和接种疫苗无关,与目前流行的毒株无关仍然是 菌株。
焦亚辉介绍,白肺是对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口语化描述。 白肺不仅是肺部有炎症时才有,只有重症肺炎时才会出现白肺。 一般来说,当肺部炎症严重,有大量渗出时,当CT或X线检查时白色区域面积达到70%~80%时,临床上称为白肺。
“在这个阶段,患者可能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,尤其是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,但这类患者的比例很低。” 有的肺并不是真正的白肺,有的还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,却被误称为白肺。
焦亚辉还指出,不仅是新型冠状病毒,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肺部炎症,如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等。 在治疗方面,现在已经有成熟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,主要是俯卧位通气,或者氧疗。 加强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,相当一部分白肺病患者可以得到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