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“退市潮”还是“大反弹”?相比于2022年在线教育的火热,过去一年,教育资本市场迎来大幅回调。特别是美股教育概念股,多只股票的下跌幅度甚至超过了90%。政策落地后,机构面临着资本市场的重新估值。进入新的一年,对机构的价值判断也将持续。一方面,诸多机构如今已经如履薄冰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月4日,美股资本市场中的瑞思教育、流利说、四季教育、安博教育、51talk、华夏博雅、博实乐等,股价已跌破1美元,接下来有可能会面临退市的风险。在未来一年,它们能否守住上市公司的资格,又将有怎样的“保壳“动作?另一方面,进入2022年后,不少机构开始出现反弹。比如美股市场的王道科技、达内科技、网易有道等,港股的21世纪教育、嘉宏教育、首控集团等,A股去年刚刚上市的孩子王等。政策落地后,面对新的环境,是否会有机构逐渐赢回资本市场的信心?我们谨慎期待。
3、教育硬件,是否只有“笔”和“灯”?相比于其他赛道,教育硬件一直在不断进化。目前,电子辞典已经逐渐演变成词典笔。当初用于照明的台灯,也在2020年,随着大力智能学习灯的发布,逐渐演化出新形态。目前,学习机、智能笔、作业灯、智能音箱等是教育硬件的主要品类。但机构转型的大背景下,不少巨头已经在布局硬件市场。今年1月,作业帮旗下素质教育品牌小鹿素养宣布推出智能硬件“小鹿写字笔”;豆神教育则推出智能伴学硬件“豆伴学小课屏”。随着更多机构进入这个领域,除了原有产品,是否会诞生更多可以引领市场的产品?转型过程中,硬件是否是优质的赛道?在投入与产出的权衡上,机构还会做出怎样的选择?
4、智慧教育能否再推教育公平一步。“双减”政策下发后,关于教育公平的话题不断引发热议。去年下半年,新东方退租1500个教学点,进而把闲置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,共捐出了73366套。这一消息引发广泛热议和好评。不过,教育公平进入“深水区”,不只是满足教育配套设施,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。2021年底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方面举措:通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,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等,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。数字化的不断发展、技术的不断沉淀,为教育提供了更多思路。科大讯飞、一起教育科技、掌门教育、网易有道等企业,已经进行了多层次的布局。这些机构的技术能否实现进一步突破?能否为平衡教育资源不均提供新的助力?我们或许可以抱有更多期待。
5、成人教育是否会步学科培训后尘?在机构的转型中,相比于其他赛道的不确定性,成人教育赛道几乎是所有机构的必选题。在成人教育赛道,作业帮上线成人培训APP“不凡课堂”;网易有道成立“有道成人教育事业部”;好未来整合轻舟考研帮、轻舟考满分、轻舟留学等,推出“轻舟”品牌;高途考研项目也正式以独立事业部的形式投入运营——主要的竞争者均已布局成人教育赛道。但实际上,在这条赛道里,几乎每个类目都有市场占比较高的“龙头”企业,他们将如何应对?今年1月,开课吧正式布局银发教育市场,推出中老年兴趣学习平台“明椿学社”,进一步打开了新思路。开课吧之外,公考培训领域的中公、考研培训领域的文都等等,又将有哪些新动作?新机构的进入、老牌机构的应对,都将成为未来一年的主要看点。与此同时,机构角逐成人教育赛道,是否又会掀起一轮新的竞争热潮?在这个过程中,成人教育原本的退费难、虚假宣传等问题能否得到解决?是否又会引发广告轰炸、制造焦虑等问题?
7、“蓝翔们”如何“去蓝翔化”?年初,山东蓝翔技校一则“学姐陪你开飞车”的视频突然在朋友圈刷屏。该现象背后,知名的职业培训学校似乎正面临新的竞争局面。根据新东方烹饪母公司中国东方教育发布的2020年业绩公告显示,其核心数据均出现下滑——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.6%,净利下滑69.61%。2021年上半年,中国东方教育收入有所回升,但纯利同比减少3.9%。在社交媒体上,“去蓝翔化”、打破原有的品牌认知,寻找“流量密码”或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。未来,能否成功建立新的品牌形象,让职业培训学校更具时代特色,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。